首页

踩射

时间:2025-05-25 04:28:35 作者:2025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举办 浏览量:58902

  中新网兰州5月4日电 (戴文昌)“家里有一位修壁画的父亲,这对我影响是极大的。”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波说,“父母在饭桌上聊的都是敦煌莫高窟。”1990年,在父亲李云鹤影响下,学习绘画专业的李波成为一名壁画修复师,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这些珍贵壁画和彩塑“问诊治病”。

  近日,李波作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单列表彰。

  修复敦煌壁画彩塑,对修复师而言是一场“大考”。李波说,“入行后,父亲对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对待文物修复态度。从前期研究到后期修复,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少留遗憾,他的话我牢牢记在心里。”

图为敦煌壁画修复。(资料图) 南如卓玛 摄

  “文物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谈到文物修复,李波强调最多的就是“敬畏”,文物的不可再生决定着“要对文物永远保持敬畏之心”。李波一直坚持修复文物最小干预原则“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不停改进创新材料以及工艺,在最小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好文物,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真实性。”

  面对“千年伤病”缠身的石窟壁画和塑像,在细如发丝、微如芝麻的壁画“伤口”上一点点实施“微创手术”,除尘、灌胶、滚压、回贴,发展到后来整体分层揭取、搬迁复原;在塑像方面,从修复糟朽、断裂、倾倒塑像,发展到复原大型塑像……

  “我们都管修壁画叫作‘面壁’。这项工作看似劳动强度不大,但必须全神贯注。”李波说,不同的保存环境、不同的结构层,决定了每一处病害都不一样。面对不会说话的“病人”,怎么把壁画的“病”治好,很考验功夫。

  文物修复师像医生一样,将文物从时间流逝和自然打磨中拯救出来。在李波的印象里,父亲常说,“对待文物要有感情,知道它的可贵才能用心保护它。一旦要修,就要修到最完美的状态,宁可不修也不能修坏了。”

  文物修复工作苦不苦?一个姿势就要保持很久,甚至会因此落下职业病,怎么会不苦?可李波说,“身体是苦的,但内心却是丰盈的。每当看到修复好的文物,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是无可比拟的。”

  李波常对年轻人说,修复文物其实是一个不断闯关过程,要有越挫越勇的韧劲。修复壁画的过程也是修心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便“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与文物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时间的侵蚀下,壁画遭遇的病害有空鼓、起甲和酥碱等等,它们让精致的图案变得模糊、破损,有时像鳞片一样翘起,有时结满白霜,有时甚至变得疏松、脱落。

图为敦煌莫高窟第148窟壁画数字化采集现场。(资料图) 敦煌研究院供图

  修复师们的工作,就是拿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工具,除尘、填垫、脱盐、粘结、按压、支顶……帮助壁画对抗时间。李波说,文物修复并不是修复者的主观创作,在修复或复原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尊重原作的原材料、原工艺,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

  “每个修复项目都可能遇到困难。”李波说,看起来都是颜料层起甲这种病害,但由于保存条件的差异或载体层的不同,修复材料和工艺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认真思考、仔细调查,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方法和策略。(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创新“变废为宝” 谱写无废乐章

“曾经,浑善达克启蒙了中国的沙地越野,我们还没学会轮胎放气,就在这里玩。如今,浑善达克要开启一个新时代,中国越野的新时代。”辛华是一名“越野老炮”,也是中国越野/SUV/改装/旅行/赛事领域媒体与互动中心——越野e族的发起人。这些天,浑善达克的变化和热闹让他有感而发。

欧洲动力电池为何难产

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广州越秀山南麓,是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广州中山纪念堂当年举全球华人之力而建设,1928年动工,1931年落成,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探访江苏大丰龙卷风受灾地:村民生产生活正有序恢复

现在村里有了产业,好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一直在外干餐饮的当地民众吴梅,看到村里的政策和发展,返乡办了个农家乐,在家里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有钱挣,还能吸纳当地民众就近就业。

“点读机女孩”的病情不是肆意炒作的题材

叶海林:中国首次与整个非洲大陆的所有建交国家将双边关系升级为战略层面,这在外交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与非洲宣布建设全天候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最初是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使用的,形容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比山高、比海深,现在它已成为中国外交语言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现在我们将这一概念扩展到中国与非洲大陆之间,标志着一个创举:一个大洲与一个国家之间建立全天候合作关系。尽管非洲国家内部存在许多差异,且地域、语言、文化、民族多样性显著,然而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却展现出惊人的共同点。这使我们能够自信地说,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整个非洲大陆都在不断深化与中国的关系。

AI眼中的中国|开开心心过元宵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大运河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2017年,他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此次考察,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保护、传承、利用是辩证统一的,保护是前提,利用是过程,传承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方能彰显价值。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延续的内在脉络与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才能更好做到传承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